苦读半生的终点,大抵都以毕业论文为终点

今天偶然整理电脑文件时,翻出了当年的毕业论文,不管论文的写得好与差,这些评判的标准都随着毕业典礼的结束烟消云散,而它的象征意义现阶段来说仍然是值得怀念的。看着这些文字,随即浮现出毕业前夕挑灯熬夜写论文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这段过往仍历历在目,因为那也算是大学时代的一个句号,突然心血来潮,与其纪念不如就将原文粘过来保存在博客里,一是回味这段大学的青葱岁月,二是为以后留下一点点纪念。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钢铁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球钢铁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和钢铁出口贸易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研究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简述了中国钢铁产业和出口贸易现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中国钢铁21世纪以来的贸易现状。接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以世界钢铁市场供需关系来说明其影响作用;借助线性模型分析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中国国民经济的作用。然后分析得出中国钢铁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摩擦、贸易保护、进口铁矿石依赖度高等问题。最后基于以上问题分别对各主体提出相应对策:分别是政府应合理对待冲突确保出口贸易制度化、钢铁协会加强引导促进出口贸易规范化、钢铁企业积极应对保障出口贸易正常化。
   关键词:钢铁产业贸易保护主义钢铁出口

Study on China’s Steel Export Trad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China’s pillar industry, ha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Chinese steel trade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steel market, is the global steel industry development essential par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steel export trade face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hina’s steel export trad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export trade, and analysis of China’s steel trad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status quo by using data. Then it analyzes the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mainly in the world steel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to explain its impact;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ina’s steel export trade on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by using linear model. And then analyzed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China’s steel exports, trade friction, trade protection, high dependence on imported iron ore and other issue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re put forward, the government should rationally treat the conflict to ensur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xport trade,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xport trade, and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handle the normalization of export trade.
   Keyword:Iron and steel industryTrade protectionismSteel export trade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钢铁产业在中国是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中占比最大。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走出去”模式,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国钢铁产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经济目前处于低迷状态,中国经济在新常态的战略部署下低速增长。对于人口增长、新型钢铁应用的出现和新兴市场的发展预期下,钢铁行业将再现增长,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钢铁产业。2016年整个中国钢铁行业虽然受到世界范围钢材价格波动的影响,但通过中国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国家政策性的支持,中国钢铁产量较2015年仍然呈现小幅度的上升趋势。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主要以低附加值板材和半成品为主要出口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钢铁贸易以量取胜,尽管随着中国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技术改造,在一定领域内出现了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但由于中国钢铁贸易数量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利润额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扭转这一局面。加之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产品定价较低在世界钢铁贸易竞争中容易遭受其他国家钢铁贸易保护,导致中国钢铁贸易摩擦激烈。中国粗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但原材料依赖于进口,主要利润来自国外,长期以往中国钢铁贸易容易受制于国外。

  1. 研究意义

   每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不仅起到支撑本国经济的作用还无时不刻与本国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中国钢铁贸易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充分就业和中国市场稳健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解决好中国钢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是确保中国钢铁出口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中国钢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关键所在。
   另外中国钢铁产业对内表现为生产结构不合理、产品浪费、产能过剩;对外贸易表现出产品附加值低、贸易摩擦激烈、国际竞争力不强。中国钢铁贸易内忧外患的局面亟待解决。基于中国钢铁贸易内忧外患的背景,本文以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为主题,主要研究中国钢铁贸易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从钢铁贸易参与各方提出解决对策,为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中国钢铁贸易的研究主要以中国钢铁市场、钢铁原料进口、贸易摩擦等方面展开。
   Rachel Tang 2010年9月在《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Issues for Congress》一文中指出:中国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中国钢铁集中性并不高,其钢铁生产、销售渠道与售后服务分散。另外指出中国拥有将近1200家钢铁制造商,其中70%是大中型钢铁制造商,其余为小型工厂。由于技术问题造成生产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中国钢铁产量高的同时成本也高。
   Rachel Tang在2010年《中国钢铁业和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国会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据2011年世界钢铁协会数据统计,近91%的粗钢产量来自中国,但由于中国本土铁矿石生产满足不了中国大量钢铁生产,中国铁矿石近1/2依赖进口。这使得中国对于铁矿石原料的需求激增改变着世界供求关系的变化。
   对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遭受的反倾销问题,Chad P. Brown在《The WTO and Antidump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一文中指出美国钢铁企业认为,中方政府对于本国钢铁采取的一系列资助行为,是影响美国钢铁产业良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美国认为迫使美方针对于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是因为中国钢铁贸易产品存在不公平竞争。美国国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钢铁生产急速扩大,引起世界市场波动和美国国内需求变化以及中国钢铁产品质量问题。

  1.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贸易摩擦的研究宋彦在2016年4月《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中的贸易摩擦》一文中指出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摩擦不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中国钢铁产业迅速发展导致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加大;其次是中国钢铁产品定价优势造成其他国家以反倾销为名对中国钢铁出口贸易进行调查;最后一点是欧美等国为了将优惠政策植入本土产品,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抵制,这很大程度造成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摩擦频繁。
   关于对于中国钢铁贸易摩擦现状的研究和分析,陈卫东在2016年发表的《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337调查须过“三关”》一文中指出中国连续13年成为美国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从2007年以来截至到2016年4月,美国政府发起的“337调查”总共有392起,与中国有关案件多达169起,占比重近43%。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26日,中国钢铁遭遇出口贸易历史上的第一次“337调查”。另外宋彦在2016发表的《反倾销案件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中的体现及解决对策》一文中根据2015年对华钢铁产品反倾销的统计,2015年1-3月份反倾销案件达33起。2014年以来,欧盟对华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5起,其中钢铁产品8起,占比53%;2015年美国共对华发起43起反倾销调查和22起反补贴调查;2016年欧盟发起4起对华钢铁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霍咚梅、肖邦国2016年5月在发表的《我国钢铁外贸与贸易摩擦浅析》中分析了中国钢铁对外贸易和贸易摩擦情况以及中国钢铁产业频繁受到贸易摩擦的原因,并对我国钢铁产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研究,王素在2016年发表的《中国钢铁出口去哪儿?》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遭遇的贸易摩擦主要是反倾销、反补贴、美国“337调查”和贸易救济调查为主。另外也为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提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不仅要靠全球经济复苏拉动,也要靠中国钢铁各方冷静对待,切忌“病急乱投医”。另外就是中国粗钢产量世界第一,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由粗钢向高附加值钢铁产品过渡,让粗钢和高端钢泾渭分明。
   马胜利在2012年3月发表的《浅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中一方面讨论了人民币升值与钢铁产品进口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最后为中国钢铁企业进出口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丽艳在2012年4月发表的《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章中指出中国钢铁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又产能过剩。这些原因导致中国钢铁贸易既存在条件恶化的环境问题又存在贸易摩擦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问题,另外指出中国钢铁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钢铁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对于钢铁原材料进口依存度高。最后对资源和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中国应该鼓励进口低端钢铁产品,并且指出要推动钢铁技术升级的对策建议。
   韩晓磊、张超在2011年2月发表的《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钢铁工业进出口结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钢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进口钢材产品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而出口钢材大部分是低端钢材,在分析中国钢铁工业中的碳排放现状、钢材进出口结构及其对实现低碳减排目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表1:2015年世界钢铁公司粗钢产量排名
(单位:亿吨)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国 产量 (亿吨)
1 安赛乐米塔尔 卢森堡 0.97
2 河钢集团 中国 0.48
3 新日铁住金(NSSMC) 日本 0.46
4 浦项制铁 韩国 0.42
5 宝钢集团 中国 0.35
6 沙钢集团 中国 0.34
7 鞍钢集团 中国 0.33
8 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 日本 0.30
9 首钢集团 中国 0.29
10 塔塔钢铁集团 印度 0.26

数据来源:世界钢铁协会编制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

  1. 中国钢铁行业生产规模

   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达16.21亿吨,同比下降2.9%。2015中国钢铁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44.8%,2014年为45.9%。根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中以粗钢产量为统计单位对世界钢铁公司进行了排名,其中世界前十名中国钢铁公司占了5席,在统计的94个会员国家中,中国钢铁总共占有50席,占比53.2%。 数据来源: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知,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比2015年生产的粗钢增长1.2%;生铁产量7.01亿吨,增长0.7%;钢材产量11.38亿吨,增长2.3%。2016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超过2015年的8.04亿吨。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2016年中国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由表2可知,中国钢铁公司产量较大,尤其以河钢集团和宝钢集团为首的大型钢铁生产公司的粗钢产量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较大份额。2016年12月,中国粗钢产量0.67亿吨,同比增长3.2%;生铁产量0.57亿吨,同比增长4.1%;钢材产量0.96亿吨,同比下降0.2%;钢材日均产量0.031亿吨,同比增长0.4%,环比下降2.9%。由此可见,中国钢铁生产后劲很大,从数据显示出中国钢铁生产不论是从同比还是环比都有增长趋势,这也体现出“十三五”开局之年钢铁产业逐步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网

表2:2011-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公司排名
(单位:亿吨)

公司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中国 世界
河钢 0.44 0.43 0.46 0.47 0.48 1 2
宝钢 0.43 0.43 0.44 0.43 0.35 2 5
沙钢 0.32 0.32 0.35 0.35 0.34 3 6
鞍钢 0.30 0.30 0.34 0.34 0.33 4 7
首钢 0.30 0.31 0.32 0.31 0.29 5 9
武钢 0.38 0.36 0.39 0.33 0.26 6 11
山钢 0.24 0.23 0.23 0.23 0.22 7 12
鞍钢 0.17 0.17 0.19 0.19 0.19 8 15
海钢 - - 0.19 0.18 0.16 9 18
建龙 - 0.12 0.14 0.14 0.15 10 20

数据来源:世界钢铁协会编制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

  1. 中国钢材价格及成本

   2016年中国钢铁市场中的8大钢材产品种在中国10个城市的上涨额度均超过0.12万元/每吨,其中上涨最大的是冷轧卷为0.21万元;上涨额度最小的是H型号钢为0.12元。其他钢材品种的上涨额度处于中间水平,大致幅度在0.13万元到0.18万元左右。从涨幅来看大的是冷轧卷板同比增长83.1%;H型号钢涨幅最小但增长幅度也高达60.5%,其他品种的涨幅均保持在63%-83%之间。数据来源:墨心,2016年国内钢铁市场盘点及2017年展望[J],天津冶金,2017(2)

图1:2016年1-12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

   2016年中国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从1月份持续上升,直到4月份开始价格指数下降但从5月份到12月份钢材价格指数又持续上涨,且在12月份达到最高点,总体来说2016年中国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在小范围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涨。

   2016年,我国钢铁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唐山地区66%品位干基铁精粉价格涨幅72.6%;进口铁矿石,澳大利亚61.5%粉矿日照港市场价格较年初上涨91.4%。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较年初上涨194.2%。2016年由于原料价格上涨,2016年底的方坯成本价较年初上涨43.1%,可见钢铁生产成本在2016年有较大提升。从原料市场趋势来看,2017年尽管全球铁矿石市场仍有约3亿吨的供应增量,但考虑到铁矿石资源品位下降,铁矿石消费量维持稳定或略有增长,铁矿石市场价格或仍将呈震荡上行态势,价格底部继续缓慢抬高。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二)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表3:2000-2015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与贸易额

年份 钢材进口量(亿吨) 钢材出口量(亿吨) 钢材出口金额(亿美元) 钢材进口金额(亿美元)
2000 0.16 0.06 22.29 85.36
2001 0.17 0.05 18.67 89.64
2002 0.24 0.05 21.83 123.66
2003 0.37 0.07 31.05 199.16
2004 0.29 0.17 83.34 207.85
2005 0.26 0.21 130.78 246.08
2006 0.19 0.43 262.30 198.27
2007 0.17 0.63 441.33 205.53
2008 0.15 0.59 634.42 234.33
2009 0.17 0.25 222.72 194.80
2010 0.16 0.43 368.19 201.12
2011 0.16 0.49 512.66 215.76
2012 0.14 0.56 514.87 178.05
2013 0.14 0.62 532.13 170.52
2014 0.14 0.94 708.13 179.14
2015 0.13 1.12 628.15 143.3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

  1.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量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中显示,2015年世界粗钢总产量量达到16.21亿吨。数据来源:世界钢铁协会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总量1.17亿吨,占2015年世界总消费量的7.4%。中国钢铁进口量0.13亿吨,钢铁净出口量为0.98吨。数据来源: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
   由上面的表3以时间序列纵向列举了2000-2015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的变化情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钢材出口贸易量和贸易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贸易量同比增长41.2%。自从2006年开始中国钢铁贸易从净进口变为净出口贸易,在以后的10年间均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相关数据统计,中国钢材出口量在2015年第一次挺进了1亿吨,这一数据更是打破了整个世界在钢铁出口贸易领域中的最高纪录。另外据统计,2016年5月份中国钢材出口市场份额呈向上走势,5月份出口0.94亿吨,比4月份增加了3.7%。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2:2000-2015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整理而得

   图2以时间序列反映了自2000年至2015年15年以来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的历年变化情况,中国钢铁出口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逐年扩大。通过对比往年数据得出中国钢材生产具有力度大、产量高的特点。另外中国钢材进口量从2011年以来呈现平稳态势且略有下降走势。由图1和表3分析可知,中国的钢铁贸易已成为钢铁净出口国,并且每一年的净出口量也在持续扩大。

图3:2000-2015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整理而得

   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额和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成正相关,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贸易量首次超过进口贸易量,也首次从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国。2009年由于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量及贸易额均是在近1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由此可见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反映市场的灵活性与世界市场的动荡息息相关。在此期间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额最多,但通过图2可知2015是中国钢材年出口量最多的年份,从这一方面也就解释了2015年中国钢材价格整体低于2014年钢材价格水平,也从数据方面验证了2015年对于中国钢材市场是艰难发展的一年。
  1.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

   图4统计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到2013年中国钢铁产品主要贸易种类结构所占比重,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从总体来说中国钢铁产品贸易结构在这6年对外出口贸易中并没有太大变化,其各种类产品所占比重均维持在一定数值左右。

图4:2000-2013年中国各钢铁产品在钢材出口额中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贸易数据库查询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从2000年至2013年中国钢铁产品占据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比重来看,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主要以板带材钢、管材钢和棒线材为主,其他出口钢铁产品种中还有钢丝、角型钢、半成品和一次性材料。从时间序列来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中的变化保持着总体平稳、个别年份差异较大的变化特点,这主要受到国内生产和国外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

图5:2013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贸易数据库查询的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图5就2013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进行列举,从这张2013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结构图中不难发现,在中国现有的钢铁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现状中,板材钢出口的比重为40.77%,占2013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贸易的最大比重,其次是管材钢比重达到28.23%、棒线材18.92%,三者总占比87.92%,由此可见中国钢铁产品主要以板材钢、管材钢和棒线材组成。2008年至2013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虽然每年都会有所变动,但从总体老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在这6年以来占比均保持稳定趋势。
  1. 中国钢铁主要出口地区

   图6反映的是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主要地区的情况,其中占比重较大的地区依次是亚洲国家、中东地区、非洲、欧盟、其他美洲国家等。其中中国钢铁近一半以上出口到亚洲国家,出口地区最少的是大洋洲;其次钢铁出口较多地区是美洲地区,其中北美贸易区占4%,其他美洲国家占7%,与之相似的是欧洲地区,欧盟28国(2015)和其他欧洲国家出口总占比也接近11%。

图6:2015年中国钢铁贸易主要出口地区贸易量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2-2016整理而得

   图7反映了2011年至2015年中国钢铁主要出口地区贸易量情况,分析得知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地区较为稳定,随着年份的增加每年钢铁出口到这些地区的贸易量也逐年增加。其中增长最大的是亚洲地区,从2011年出口的0.25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0.64亿吨,增长2.5倍左右。

图7:2011-2015年中国钢铁贸易主要出口地区贸易量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2-2016整理而得

   根据表4,出口地区较为稳定的是日本和大洋洲地区,其每年出口量基本维持在0.01亿吨左右。纵观5年中国钢铁对外贸易地区,中国对外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其次是欧美、非洲等地区。这也说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市场较大,预期前景较好。

表4:2011-2015年中国钢铁贸易主要出口地区贸易量
(单位:亿吨)

国家地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其他亚洲国家 0.25 0.31 0.34 0.51 0.64
中东 0.04 0.05 0.06 0.09 0.11
非洲 0.03 0.03 0.05 0.07 0.09
欧盟 0.05 0.04 0.04 0.06 0.09
其他美洲国家 0.04 0.05 0.06 0.09 0.08
北美自贸区 0.02 0.03 0.03 0.05 0.04
其他欧洲国家 0.01 0.01 0.01 0.01 0.03
独联体 0.02 0.02 0.03 0.02 0.02
日本 0.01 0.01 0.01 0.02 0.01
大洋洲 0.01 0.01 0.01 0.01 0.01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2-2016整理而得

三、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对人口增长、新型钢铁应用的涌现及新兴市场的发展预期下,钢铁行业将再现增长,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钢铁。
   中国钢铁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世界上都占很大比重,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逐渐成为世界钢铁贸易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中国钢铁消费量和产量的逐年增加,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1. 中国钢铁产量世界排名第一

   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16.21亿吨,中国粗钢产量8.038亿吨,占据世界总产量的49.6%。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比2015年增长1.2%。通过图8: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分地区构成可以看出世界粗钢产量构成地区中中国接近1/2,由此可见中国钢铁生产对世界钢铁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也是世界钢铁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图8: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分地区构成

数据来源:世界钢铁统计数据 2016

  1.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

   中国钢铁市场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一方面也是世界最大的钢材进出口国。中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大消费国,主要是因为中国对钢铁生产原材料的需求较大而国内由于资源有限和铁矿产出存在质量和技术上的差异导致中国国内的原料不足于满足中国钢铁生产,因此像铁矿石等一些钢铁生产原料严重依赖进口,而这也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钢材消费最大的国家。除此之外也需进口部分中国国内无法生产的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
   2015世界成品钢材总消费量15亿吨,中国消费量6.723亿吨,中国钢铁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4.8%。由图9:2015年世界钢铁消费量可以看出中国消费量也接近世界消费量的1/2,中国钢铁消费量也对世界经济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也是世界钢铁消费最大的国家。

图9:2015年世界钢铁消费量

数据来源:世界钢铁统计数据 2016

   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中国钢铁产量和中国钢铁消费量在世界地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经济方面分析,中国钢铁生产量为世界提供了上亿吨钢材,在世界钢铁贸易中扮演着刺激世界经济的作用;中国钢铁消费量一方面通过进口原料用以生产的过程中对世界贸易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占比还是数量两方面分析,中国钢铁在产量和消费中均占据着世界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化进程发挥着独特作用力,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中国钢铁贸易对整个世界经济市场的作用影响巨大,是世界经济市场中重要的一环。

(二)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1. 中国钢铁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

   钢铁出口贸易是我国目前所有出口贸易中占比最大、出口数量最多的一种对外贸易。在中国钢铁产业链广泛,且各环节紧密相连,因此钢铁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也是影响最大。从表5映出中国钢铁从2011年以来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到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708.13亿美元,而中国钢铁进口贸易除过2014年有增加以外,从2011年开始中国钢铁进口贸易额随着进口数量的减少而呈现出下降趋势。
   中国钢铁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对中国其他行业的发展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借鉴性和联系性。整个钢铁产业链也是吸附中国劳动力最多的,不仅对钢铁行业发展影响巨大,对于中国的就业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作用。因此从行业和产业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钢铁产业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有经济的作用还有稳定行业发展、解决就业压力,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表5:2000-2015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钢材出口额 钢材进口额 钢材净出口额
2000 22.29 85.36 -63.07
2001 18.67 89.64 -70.97
2002 21.83 123.66 -101.83
2003 31.05 199.16 -168.11
2004 83.34 207.85 -124.51
2005 130.78 246.08 -115.30
2006 262.30 198.27 64.03
2007 441.33 205.53 235.80
2008 634.42 234.33 400.10
2009 222.72 194.80 27.92
2010 368.19 201.12 167.07
2011 512.66 215.76 296.90
2012 514.87 178.05 336.82
2013 532.13 170.52 361.61
2014 708.13 179.14 528.98
2015 628.15 143.35 484.8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

  1.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中国GDP的影响

   国民收入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核算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即总支出)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宏观经济一般认为,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其中消费$C$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投资$I$是指资本形成;政府购买$G$是指政府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总支出;净出口$(X - M)$是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因此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为:
$$
GDP = C + I + G + (X - M)
$$
   在经济学中如果将消费和政府购买(政府消费)统称为消费,那么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就是拉动或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常说的“三驾马车”。范立夫、张捷,中国经济增长与净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6)

   根据公式得知,净出口与$GDP$成正相关。图10直观反映出了中国钢铁贸易15年来的净出口差额,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钢材进口大于出口,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净出口国,并在近10年中净出口贸易差额不断增加。2011年钢铁进出口贸易差额相差296.90亿美元,到2014年中国钢铁净出口贸易额达到528.98亿美元,是近5年以来净出口贸易额最多的一年,2015年虽然中国钢铁产量在近5年以来产量最多,但由于国际钢铁市场不景气造成中国钢铁贸易额并没与超过2014年的最高点。通过上述支出法核算国民经济收入$GDP$净出口额$(X - M)$与$GDP$成正比,因此净出口额差距越使得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也越大。中国钢铁进出口额虽然在2015年有下降趋势,但通过数据预测和观察预期内中国钢铁贸易随着世界钢铁市场的回暖将在未来发挥巨大的积极推动经济的作用。

图10:2000-2015年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额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整理而得

  1.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中国GDP的回归分析

   本论文中的回归分析研究样本区间是1996-2015年的数据,以21年的时间为序列,以$GDP$(国内生产总值)和$NE$(钢材净出口额)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性研究来说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中国$GDP$的影响作用。

  • (1) 样本数据

    表6:1995-2015年中国GDP与钢材净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钢材净出口额(NE) 占比%
1995 61339.9 -297.8 -0.49%
1996 71813.6 -356.2 -0.50%
1997 79715 -315.9 -0.40%
1998 85195.5 -316.8 -0.37%
1999 90564.4 -385.6 -0.43%
2000 100280.1 -434.7 -0.43%
2001 110863.1 -489.2 -0.44%
2002 121717.4 -701.9 -0.58%
2003 137422 -1158.8 -0.84%
2004 161840.2 -858.2 -0.53%
2005 187318.9 -794.7 -0.42%
2006 219438.5 441.3 0.20%
2007 270232.3 1625.4 0.60%
2008 319515.5 2757.8 0.86%
2009 349081.4 192.5 0.06%
2010 413030.3 1151.6 0.28%
2011 489300.6 2046.5 0.42%
2012 540367.4 2321.6 0.43%
2013 595244.4 2492.5 0.42%
2014 643974 3646.2 0.57%
2015 689052.1 3341.7 0.48%

2017-05-19 汇率:1美元=6.8929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整理而得

  • (2) 散点图假设函数模型

图11:1996-2015年中国钢铁净出口贸易额和GDP相关性分析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家数据整理而得

图12:函数选择

   在选择模型中型$(GDP,C,NE)$, $Y = \beta_1 \times X_i + \beta_0$,其中$Y = GDP$,$\beta_0 = C$,$\beta_1 = NE$

  • (3) 建立回归方程(EViews结果)

图13:1996-2015年中国GDP和钢铁净出口贸易额EViews结果

   由上图EViews结果分析如下: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 123.0662 \times X_i + 191704.4$。在回归方程中,$X_i$表示中国钢铁净出口额,$Y$代表的是中国$GDP$,回归方程模型表示的是在1996-2015年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每增加1亿元时,中国的$GDP$增加123.0662亿元。

  • (4) 回归方程检验

   通过上图得知$t_0=8.780623$,$t_1=9.225697$。因此$S_{\beta_0}=\frac{\beta_0}{t_0}=21832.6649$,$S_{\beta_1}=\frac{\beta_1}{t_1}=13.3395$。假如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alpha=0.05$,查t分布表中的自由度为19,$\alpha=0.05$的临界值,得到$t_{\alpha/2}(19) = 2.093$。$t_1=9.225697 > t_{\alpha/2}(19) = 2.093$,说明解释变量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即通过了变量显著性检验。

   $R^2=0.807902$,拟合优度表明,中国国民收入的95%的变化可以由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的变化来解释。

  • (5) 预测

   综上分析计算结果和检验结果得知,$Y = 123.0662X_i + 191704.4$,$R^2 = 0.8079$, $n = 21$,$S_{\beta_0} = \frac{\beta_0}{t_0} = 21832.6649$,$S_{\beta_1} = \frac{\beta_1}{t_1} = 13.3395$,$S = 1573.529192$。利用所得函数模型进行预测。

   假设2017年中国钢材出口额为4000亿元,则2017年中国的$GDP$预测值为:$Y=123.0662X_i+191704.4$,代入$X_i=4000$,即$Y=123.0662×4000+191704.4$,得出$Y=683969.2$亿元。因为存在标准误差$S=1573.529192$,样本数$n=21$,则在显著水平$\alpha=0.05$下,中国2017年$GDP$的预测区间为:$[Y±t_{\alpha/2}×S]$,即$[683969.2±2.093×1573.529192]$,得出$[683969.2±3293.396599]$。当2017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为4000亿元时,在显著水平$\alpha=0.05$下,中国$GDP$预测区间为$[680675.8034, 687262.5966]$亿元。

四、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欧美等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产能过剩在全球已成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曾经依赖钢铁产业的地区或者国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这一阶段。钢铁出口大于进口,且因价格等问题。欧美经常通过各种名义对中国钢铁实施调查和指责。单从2016年来分析,欧美就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对中国施压不断变本加厉,要求中国削减产能,并对中国诸多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对有关产品进行贸易保护,其中涉及的产品种类多,发起的调查和贸易保护也逐渐升温。对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首次发起“337”调查。
   欧美对中国钢铁业发起的“贸易战”不仅如此。从2015年伊始,外国对华钢铁贸易案达50多起。为了化解冲突和争端,中国现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强化钢铁产品的自身品质和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来规避来自于国外苛刻的贸易保护主义。钢铁面临的问题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真正要想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还需要全世界的努力和共同合作应对。

(二)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主要问题就是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及贸易保护措施等,据表6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不完全统计得知,2015年国外对中国钢铁贸易发起6起出口贸易调查,其中包括欧盟4起,墨西哥和巴基斯坦各1起。在这些出口贸易调查中,主要针对的问题是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问题调查。近年来,中国钢铁凭借着国内劳动力、生产规模粗钢产量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定价较低赢得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国外欧美等国发起的贸易调查和贸易保护,这就造成了中国钢铁贸易在出口时更易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虽然中国钢铁出口量大,但由于其钢铁出口定价本身较低以及贸易摩擦使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利润与贸易数量关系并不紧凑,这也使得中国钢铁虽然作为全世界第一生产和出口贸易大国而利润却不足以达到世界钢铁贸易利润的平均水平。

表7:2015年-2016年主要出口地区对华钢铁产品调查情况

调查案件 时间
墨西哥对强化钢铁绳缆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5.02.28
欧盟对华钢铁制紧固件做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15.03.30
欧盟就钢铁紧固件反倾销案执行异议程序专家组报告提起上诉 2015.09.11
巴基斯坦对华钢铁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5.10.28
欧盟对华钢铁管对焊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2015.11.02
欧盟对华钢铁管配件做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15.11.02
欧盟对华无缝管钢铁进行反倾销调查 2016.02.14
WTO通过中欧钢铁紧固件反倾销案执行异议程序上诉机构报告 2016.02.18
墨西哥对华强化钢铁绳缆做出反倾销终裁 2016.03.02
南非对进口轧扁钢等钢铁产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2016.04.05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对初级未锻压铝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 2016.04.20
墨西哥对华涂镀钢铁产品做出反倾销初裁 2016.08.01
南非对进口冷轧钢等钢铁产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2016.08.08
欧盟重启对华无缝钢铁管反倾销调查 2016.09.2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整理

(三)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自从2005年中国由钢铁净进口国变成为净出口国之后,随着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额的逐渐增加,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结构中主要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由于出口产品结构自身的局限性带来的环境高度污染和原料高度消耗正在困扰着整个中国钢铁市场。另一方面中国钢铁出口产品定价偏低导致国外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屡见不鲜。正是由于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合理和定价问题,使得中国钢铁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摩擦不断。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生产技术和创新不够,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模式沿用传统,缺乏新产品。

(四)中国铁矿石对外依赖度高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这样造成了中国钢铁原材料严重依赖于进口,长期以来会造成中国钢铁生产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制而不利于本国钢铁的长期发展。据统计2016年1-2月,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升至86.7%。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成本过高造成中国内矿山铁矿石生产量供不应求,最终导致中国铁矿石大幅依靠国外进口;其次就是由于近年来随着铁矿石价格的走跌,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数量增多导致对其依赖程度也逐渐上升。

五、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分析

   中国钢铁在国家钢铁市场日益成熟与贸易摩擦并存的时代,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在机遇和挑战中要想解决出口面临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因此中国钢铁问题需要从容理性对待,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钢铁出口问题,首先要从生产结构着手再就是解决产能过剩、提高生产技术等。而要想实现中国钢铁贸易的良好发展中国需要从政府层面、中国钢铁协会组织和钢铁生产企业三管齐下共同解决应对。

(一)政府合理对待冲突确保出口贸易制度化

  1. 推动钢铁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钢铁产业,我国主要以寡头垄断的国营为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生产集中促进钢铁产量,但同时又容易造成生产重复和资源浪费导致一系列的只经营不赚钱的局面,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其职能出台相关政策和钢铁企业重组,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从源头上解决中国钢铁在生产上的不足。
   例如宝钢和武钢的重组合并。最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内的钢铁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钢股份2015年利润总额仅为17.91亿元,同比2014年下降高达78.36%。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出于扭转颓势加强中国钢铁制造力,2016年9月22日下午,国资委同意宝钢集团与武汉钢铁(集团)实施联合重组。通过这种以强带弱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是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从管资产、管生产经营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1. 制定钢铁生产标准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中因为产品规格不合格、产品质量等问题受到国外的调查的案件有很多。从这一点考虑,中国钢铁出口产品更应该注重品质,提倡工匠精神,争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升级。这就要求有关的部门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钢铁行业管理、规范中国钢铁企业运营生产技术和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中国政府应该制定与钢铁生产标准和生产规章制度相关的有效措施和意见,要从制度层面要求中国钢铁企业合规生产和节能减排,并通过生产标准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在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同时,仍存在生产标准不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等诟病。因此这就要求中国政府不仅要严厉排查一切不符合规范的钢铁生产企业,还应加强中国钢铁行业立法,保障钢铁行业合理健康发展,从而为中国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1. 规范完善产业指导

   中国的钢铁产业成就举世瞩目,给中国经济复苏也具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只有解决和引导好钢铁产业才能确保中国钢铁市场在规范和制度内健康发展,以避免良莠不齐的现象。而规范和引导产业的责任是中国政府的职能,因此中国政府不仅要根据钢铁行业的自身特点还要结合全世界范围的钢铁市场和环境,立足于钢铁行业,从实际出发,加强中国钢铁行业的调研和分析,因地制宜出台和完善中国钢铁行业和市场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
   尤其是中国钢铁行业和市场刚刚经历了2015年世界钢铁市场不景气、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遭受的摩擦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建立适合中国钢铁产业的指导政策和出台相关的发展意见,为中国钢铁行业做出规划和指导。钢铁产业也是是2016年中央政府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务院于2016年2月出台指导意见,在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国钢铁目前产能过剩相当严重,产能过剩带来的弊端不言而喻,因此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削减产能,争取在近5年内将产能削减1-1.5亿吨;另一项措施就是压缩产能要通过企业兼并和企业重组优化资源、整合能源,通过政府牵头、企业资源进行企业联合。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性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工程从中国钢铁行业的基础出发,考虑中国钢铁市场环境,为中国钢铁行业升级转变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钢铁协会加强引导促进出口贸易规范化

  1. 加强转变职能作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面对如此复杂的贸易环境的今天,不仅要从中国国内实际出发还要放眼全球,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协会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向服务型转变。通过职能优化和明确分工将协会的工作分配到每个部门甚至细化到个人。钢铁协会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要从中国钢铁目前的实际情出发,积极引导下属单位制定相关的职能体系,加强职能服务作用。在体系上,争取由以前的指导和领导地位向协同指导和相互监督职能转变;在服务上,争取向服务型的协会职能转变。对内要保持协会意见及时整改、做到有问题必查、有情况必报;对外要及时通报协会工作,争取工作透明公开,接受协会成员监督。转变基本职更好的为协会成员和钢铁相关组织服务。

  1. 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中国钢铁协会要服务于中国钢铁市场,要依托市场供需关系及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合理制定相关指数,为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来源。也为中国政府提供宏观决策的数据依据,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帮助企业根据市场反应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中国钢铁协会要为协会成员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其中包括中国钢铁国内外价格走向、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竞争指数、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其它相关数据等,中国钢铁协要充分发挥其为中国钢铁行业服务的职能作用,在做好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确保信息通畅及时,为中国钢铁进出口企业提供决策的数据来源,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钢铁协会职能,还为中国钢铁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对于中国钢铁出口应对不同出口环境遇到的问题做出决策具有重大作用。

  1. 积极发挥钢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中国钢铁企业协会是全国钢铁的行业组织,不仅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还应该坚持科学发展做到连接政府和企业与社会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做好协商和汇报工作,争取为促进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做出贡献。
   中国钢铁协会一方连接着企业,一方对应着政府。因此钢铁协会要及时反馈各方信息,为政府提供决策和为企业传达政策。确保信息通畅及时,为企业和政府架好桥梁纽带。

(三)钢铁企业积极应对保障出口贸易正常化

  1. 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中国钢铁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从公司实际出发结合往年经验制定出属于公司合理运营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中国钢铁应该继续落实 “三去一降一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和整合资源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前提之一,要在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短期生产规划,在中央相关部门和政策指导下开展生产工作,争取从每个企业做到“三去一降一补”。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目前发展良莠不齐,有在世界上颇负盛名的生产商,也有规模和产能较小的企业,因此企业要在考虑自身的基础和现实环境后,再根据市场疲软程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规划,不能盲目扩大生产也不能没有作为,只有适合的才是做好的。另外中国钢铁生产商要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依法生产,通过钢铁工业协会进行沟通调研,制定合理规划,生产优质好品。

  1. 提高钢铁生产技术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遭遇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价格,另一个就是钢铁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中国钢铁生产技术必须要提高,这是保证钢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可以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来弥补自身企业不足,提高本企业生产技术标准,生产优质好钢;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要沉着应对国内外贸易环境,切忌急功近利,注重产量忽略产品质量,要做感动人心中国钢铁产品,以工匠精神铸就中国钢铁品质。
   中国钢铁在借鉴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本国产业技术创新,培植和建立相关技术研究团队,对本行业的相关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和再改进。鼓励企业员工进行生产技术竞赛,培养一批懂的技术的工人学习高精尖的技术,争取以优带后的模式,提高生产技术的使用率。其次研发团队要注重实际情况,从世界标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高技术。

  1. 降本增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从中国钢铁行业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异来看,中国钢铁产业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上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力不足,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生产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改进改良生产装备;另一方面培植中国钢铁核心竞争力,树立中国钢铁品质形象。试点生产优质钢铁产品,使其工艺水平领先世界,然后再通过试点推动大型钢铁企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最后以点带面彻底改变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通过培养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钢铁在国际共同市场竞争力,研发科技含量高的钢材品种占据国际钢铁高端市场,也为产业升级改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奠基基础。通过降成本增效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赚取钢铁产品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能推动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结 论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对带动国民经济、提高就业和解决产能过剩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基于国内产业来看其主要问题就是产品结构单一、生产技术有待改进和产能过剩。基于国外来分析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易受到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壁垒、国外铁矿石依赖程度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因此中国政府、钢铁行业、钢铁生产企业要合理应对、紧密配合。
   中国钢铁产业问题是随着钢铁发展日经月累显现出的共有问题,因此要认真对待、合理解决,通过借鉴成功案例,再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形成一套适合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道路,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为中国钢铁美好未来搭建降本增效之路;为中国钢铁企业描绘宏图蓝景;更为中国钢铁出口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解决中国钢铁产业问题必须有力一起使,有问题一起解决。以中国政府、钢铁行业、生产企业三者为主力制定中国钢铁规章制度及规范条例、保障信息公开做好统计服务、切实执行“三去一降一补”方针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标准。我相信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中国钢铁出口贸易一定会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迈进。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结尾处我要感谢大学四年给予我帮助的辅导员、专业老师、同学及我的朋友们。大学四年我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的知识,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都是我大学期间最珍贵的财富。
   通过本次论文,谨向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致谢在本次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各位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尤其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这半学期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也正是各位老师在学术上的悉心教导,才使我顺利完成论文的撰写。
   另外,也要感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注,让我在四年的学习当中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给我的就业和未来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还要感谢我的辅导员在生活和学习中都给了我很多帮助。
   最后,也要谢谢与我一起奋斗了四年的同学们,是他们的支持和关心带给我很多的温馨回忆。谢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大学四年期间对我始终如一的信任和爱护。
   在此,我要再次向他们表示我的谢意和衷心祝福。

参考文献

  1. 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Issues for Congress,Rachel Tang[J], September 21, 2010
  2. Quantifying the co-benefits of decarbonisation in China’s steel sector: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approach[J],D Ma,W Chen,X Yin,L Wang,2015
  3.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Trends of China’s Steel Production[J],Yanni XUAN,Qiang YUE,August,2016
  4. 于雅琦,低碳经济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4(5)
  5. 黄维,低碳视角下的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分析[D],福州大学,统计学,2014(6)
  6. 韩晓磊、张超, 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钢铁工业进出口结构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2):12-14
  7. 马胜利,浅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钢铁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2012(3)
  8. 吴丽艳,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4):13-14
  9. 霍咚梅、肖邦国,我国钢铁外贸与贸易摩擦浅析[J],国际贸易,2016(5):21-24
  10. 宋彦,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中的贸易摩擦[J],产业观察,2016(4):223
  11. 尹皓,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5)
  12. 甄燕,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大学,2013(5)
  13. 汪五一、滕蔚然,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进口影响的案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2015(4):4-9
  14. 王茁宇,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区域经济学,2015(6)
  15. 殷君君,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务,2015(3)
  16. 陈卫东, 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337调查须过“三关”[J],中国发展观察,2016:30-31
  17. 王素,中国钢铁出口去哪儿?,进出口经理人[J],2016(7):52-53
  18. 李紫宸、董瑞强,中国钢铁首遇“3 37”调查[J],宁波经济,2016(7):38-39
  19. 宋彦,反倾销案件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中的体现及解决对策[J],投资理财,2016(8):137
  20. 墨心,2016年国内钢铁市场盘点及2017年展望[J],天津冶金,2017(1):01-12
  21. 范立夫、张捷,中国经济增长与净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6)
  22. 沈效志,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钢铁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9(5)